全品类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务商
打造中国安全食品供应链知名品牌
全国服
务热线
400-030-0090
食材从源头到目的地的过程常见可能受到什么污染?
发布日期:2025-03-31
食材从源头到目的地(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中,可能因环境、人为操作或技术问题受到多种污染。以下是各环节常见的污染类型及风险点:
一、生产源头污染
1. 生物污染
土壤、水源中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寄生虫(如蛔虫卵)。
肉蛋类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布鲁氏菌等。
2. 化学污染
农药、化肥过量残留(如有机磷农药)。
工业废水、重金属(铅、镉、汞)污染土壤或灌溉水源。
过量使用兽药并残留于畜禽产品中。
3. 物理污染
农田中的塑料碎片、玻璃渣等异物混入食材。
二、加工与处理环节污染
1. 生物污染
加工设备或操作人员手部卫生不达标,导致交叉污染(如生熟不分)。
生产环境温湿度失控,滋生霉菌(如黄曲霉毒素)。
2. 化学污染
违规使用添加剂(如过量防腐剂、漂白剂)。
清洁剂或润滑油混入食品接触表面。
3. 物理污染
设备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包装材料碎片混入食品。
三、仓储与运输污染
1. 生物污染
冷藏链断裂导致微生物繁殖(如海鲜腐败产生的组胺)。
虫鼠害(如仓储环境中的蟑螂、老鼠、苍蝇污染粮食)。
2. 化学污染
运输工具未彻底清洁,残留化学品(如油污、消毒剂)。
包装材料释放有害物质。
3. 物理污染
运输过程中食材挤压破损,混入包装碎片或灰尘。
四、销售与终端污染
1. 生物污染
超市/菜场中食材暴露在空气中,受飞虫、灰尘污染。
消费者触摸食材导致交叉污染(如生鲜区未隔离)。
2. 化学污染
果蔬喷洒非法保鲜剂(如二氧化硫漂白)。
散装食材接触劣质容器(如含铅陶瓷)。
3. 物理污染
销售环境中的异物(如头发、标签纸)混入。
往期内容